源自印度传统瑜伽体系的流瑜伽,经西方运动科学改良后形成独特训练系统。该体系融合哈他瑜伽的基础体式与阿斯汤伽的动态序列,形成强度适中的渐进式训练模式。现代运动医学研究证实,其动作编排符合人体运动链传导规律。
训练级别 | 体式要求 | 呼吸节奏 | 适用人群 |
---|---|---|---|
基础级 | 单腿移动串联 | 3-5次完整呼吸 | 初学爱好者 |
进阶级 | 站立跨立体式 | 1-3次完整呼吸 | 半年以上练习者 |
高阶版 | 复合体式组合 | 呼吸节奏控制 | 专业教练 |
动作序列设计遵循生物力学原理,每个体式转换包含特定的能量传导路径。核心体式保持阶段着重肌群等长收缩训练,串联过渡阶段侧重离心收缩控制,这种动静结合的模式能有效提升肌肉耐力和关节稳定性。
采用乌加依呼吸法的改良版本,强调横膈膜运动与核心肌群激活的同步性。体式保持阶段要求腹式呼吸深度达到肺活量的70%以上,串联转换时配合胸式呼吸维持躯干稳定性。
新月式接侧角扭转的序列设计,能同步提升髋关节活动度和脊柱旋转能力。每个组合包含3-5个过渡体式,要求练习者在重心转换过程中保持核心肌群的持续激活。
1. 训练前需进行15分钟关节激活练习
2. 体式保持阶段避免屏息现象
3. 每周训练频率建议3-4次
4. 高阶体式需在教练监护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