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模块 | 核心知识点 | 能力培养 |
---|---|---|
STEM探索 | 航天原理/水利工程 | 科学思维/工程认知 |
文化传承 | 川菜历史/古建保护 | 文化认同/审美素养 |
在四川科技馆的四层探索空间里,学员通过交互式展品理解航天器推进原理,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动态模型前观察鱼嘴分水堤的巧妙设计。成都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区,汉代说唱俑的生动造型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
每日行程按上午知识输入、下午实践验证、晚间成果展示的节奏编排。青城山生态考察环节,学员使用专业工具包进行植物标本采集,晚间通过显微观察完成研学日志。
川菜博物馆的豆瓣制作体验,将生物发酵原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学员亲手参与陶缸翻晒工序,记录温湿度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理解非遗技艺背后的科学逻辑。
宽窄巷子定向任务中,通过方言学习、店铺探访等环节考察沟通能力。最终以小组形式完成文化探秘地图绘制,培养团队协作与信息整合能力。
资源类型 | 配置标准 | 使用场景 |
---|---|---|
教学物料 | 1:5器材配置率 | 科学实验/手工制作 |
导师配置 | 1:8师生比例 | 全程指导/安全保障 |
每个活动环节配备应急医疗包和定位手环,餐饮安排兼顾地域特色与营养均衡,成都特色小吃体验均选用认证供应商原料。
在大熊猫繁育基地的参观动线中,设置行为观察记录环节。学员通过特定时段的行为采样,了解大熊猫的摄食规律与社交行为特征,培养系统化观察记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