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码高机器人教育专为4-18岁青少年设计的竞赛课程,采用PBL问题驱动教学法,通过真实赛事任务情境构建,培养学员在机械设计、程序编写和团队协作方面的综合能力。
教学阶段 | 核心内容 | 能力培养 |
---|---|---|
规则解析 | 竞赛规则深度解读与得分策略制定 | 逻辑分析与策略规划 |
机械设计 | 原型车构建与多向动力传输系统 | 工程设计与结构优化 |
程序开发 | 巡线算法与传感器融合应用 | 编程思维与算法实现 |
竞赛课程设置三大实训环节:原型车迭代测试环节要求学员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三次机械结构优化;程序调试挑战环节包含20种异常工况处理训练;模拟对抗环节设置突发状况应对测试。
从基础夹持装置到多关节联动结构,学员需掌握模块化设计原则。重点训练快速拆装技术,要求标准机械臂更换操作控制在90秒内完成。
开发自适应巡线算法,集成光电传感器阵列数据。建立异常处理代码库,包含15种常见故障自动修复方案,提升系统容错能力。
赛前特训涵盖心理素质培养模块,通过压力测试模拟真实竞赛环境。技术准备包括建立标准化工具包管理系统,制定设备检查清单含32项关键指标。
设置突发性技术故障场景,训练学员在120秒内完成问题诊断与应急处理。建立标准化沟通流程,规范团队协作时的技术术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