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2-5311
在系统化书法教学框架中,课程设计遵循"技法奠基-风格研习-创作实践"的三阶递进模式。篆书课程重点训练中锋运笔,通过《峄山碑》临摹掌握圆润均匀的线条表现;隶书教学侧重波磔笔法演练,选用《曹全碑》解析蚕头燕尾的书写规律。教师团队由省级书法家协会成员构成,定期开展笔会交流确保教学前沿性。
专业训练课程设置六个能力维度考核标准:笔法准确度(40%)、结构稳定性(25%)、章法协调性(15%)、创作创新性(10%)、理论认知度(5%)、文化理解度(5%)。楷书进阶班采用颜体与欧体对比教学法,通过《多宝塔碑》与《九成宫醴泉铭》的交叉临习,帮助学员理解不同书风的造型特征。
课程实施采用"三师制"教学模式:主讲教师负责技法示范,辅导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文化导师开展艺术鉴赏讲座。行书课程设置创作工坊环节,学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斗方、条幅等形制作品,教学材料包含定制水写布、仿古宣纸等专业耗材。
课程阶段 | 教学重点 | 经典碑帖 |
---|---|---|
筑基阶段 | 笔法规范训练 | 颜勤礼碑 |
提升阶段 | 结构规律掌握 | 玄秘塔碑 |
建立五维评估模型:每月进行笔法准确度测试,每季度举办临创作品展评,年度开展文化理论考核。草书专项班设置章法构成专题,通过《书谱》解析使学员掌握"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规律。教学团队定期更新碑帖教材库,目前馆藏拓片复刻版达2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