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时间投入的变化
从考试科目分布上看,小学是三科鼎立,初中是七分天下,高中则是群雄逐鹿。随着年级学习任务的变化,学生对语文的投入时间通常越来越少。进入高中阶段后,各科难度陡然上升,尤其是数理化的难度,让很多学生招架无力、应接不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这些"眼前之痛"上来。对语文的积累练习通常会松懈下来。
2、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变化
有个比喻说,初中语文是课上教包饺子,作业练习包饺子,考试考包饺子,高中语文呢,是课上教包饺子,作业练习包包子,考试考做烧卖。这个比喻很形象地描绘了小学语文、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之间的差异。如果说小学初中语文更多地强调对课堂内容的识记,高中则更多地强调对课堂内容的应用。语文本身属于结构不良学科。语文课内外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潜在的、不清晰的。如果不能够有意识构建起课内外之间的联系,所做的练习永远是孤立的、不成系统的点,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考试通常问题频现、四面开花,很难有稳定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