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新教育部长:科学与艺术为鸟之双翼,协同育人观促艺教发展

来源: 北京电视台培训中心 (京视青少年传媒学院)      编辑:佚名

教育部新任部长怀进鹏提倡艺术和学习两手抓。而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艺术教育也映入众多家长的眼帘,成为家长关注的范畴。

9月10日,甘肃省马力中心小学在武山县第二十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不仅小学生组武术团体荣获全县第三名,而且小学生女子足球、男教师组篮球团体更是荣获全县第二名,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教师、学生的默默努力,更离不开校长王振峰“艺术育人”的新理念。

a2cc7cd98d1001e98b454105f0445ae554e79716

甘肃省马力中心小学开展艺术教育

王振峰的教育理念与新任部长不谋而合。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决定任命怀进鹏为新任教育部部长。虽然怀进鹏是工学博士,但是他对于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非常关注。在任职北航校长期间,怀进鹏在学校音乐厅建成仪式上,曾发表过题目为《带一片音符去未来》的讲话。讲话中强调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

传习邦认为,艺术教育由来已久,像春秋战国时期培养一个人才重视的不仅仅是会读书,而是要学会礼乐射御书数(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术)。但现代以来,艺术教育貌似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也时常被学科类课程常年“霸占”。

过于追求成绩适得其反

重视艺术教育不代表忽视学习成绩

孩子的教育是作为家长最重视的事情,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们仿佛就被放入了一个跑道,很多家长并没有想让孩子争个,但是也不愿意看孩子被别人落下。在家长眼中给孩子提供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上的学校,花钱给孩子报的补课班,只要成绩上来了,家长也就满足了。

过分的追求学习的成果,学习就逐渐变成了填鸭式,对学习成绩的追求到了极致,却忽略了素质教育。当这批学生走入社会后人们发现了问题,成绩好不代表综合能力强,有的人只擅长学习却无法处理好社交关系,也没办法适应社会的节奏,因此素质教育不容忽视,教育部新上任的部长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怀进鹏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应该重视艺术教育,提倡学生们与艺术为友,让学生们学会跟艺术做好朋友,从而激发创造力。提醒广大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艺术教育,再延伸就是重视素质教育,不要只盯着应试教育,应当让孩子全方位发展。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艺术和教育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分家的存在,将艺术教育分为“艺术”和“成绩”进行剖析,因为其实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着重点都是在学习成绩上,而艺术只是作为同学们学习之余的培养,也是为了提高各项基本技能的存在。

f703738da9773912474f1c51bf53a711367ae26d

教育部新部长怀进鹏

怀进鹏部长曾在讲话中将科学与艺术比作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科学与艺术满足着我们不懈的理性追求和真实的情感渴望,两者互相促进、交相辉映。”他主张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科技与艺术都需要不断地创新才能永远保持活力,推动社会长足发展。由此可见,无论是哪一个行业,都离不开艺术的激活和促进。因为学习艺术不应该只是掌握一项技能这样简单。在艺术教育的背后,是对创新思维、艺术鉴赏力的培养。

要知道重视艺术教育不代表忽视学习成绩,这两者并不矛盾,教育部部长所提倡的是将艺术和学习两手抓。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仅会读书的书呆子,已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为了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下发了各种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如果同学们还是“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将来很可能只会成为才多识寡的“书呆子”。

孩子被剥夺了“感性素质”的发展机会

家长应另眼看待艺术教育

许多家长把理性的、知识性的东西放在孩子的童年,这样的“早教”实际上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却输在了终点站,因为孩子被剥夺了“感性素质”的发展机会,而感性素质是孩子体验幸福感的重要素质。一些教育家主张,人在7-14岁期间,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所以,没有艺术和游戏陪伴的儿童,是孤独不幸的;没有艺术和游戏的童年,是黯淡无光的。如果一个孩子丧失了内心的艺术本能,人性意义上的“死神”就会降临。

其实家长对此也有自己的想法,学校的学习强度和课后作业已经让学生背负了很大的学习压力,仅有的时间家长更愿意让学生好好休息或者是用在学科学习上,对素质教育是有心无力,但随着“双减”政策的正式落地,校外K12培训被强行踩下了刹车键。与此相反的,是对美育素质教育的扶持,让许多家长们也开始理性审视孩子的教育内卷问题,探寻如何回归“育人”本身,而且孩子的学习压力得以减轻,家长们也应该调整教育方式,适应当下的教育政策。

在人类广袤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中,科学与艺术是两个重要的范畴。它们代表着人性的内涵,彰显着文明的力量,谱写着历史的风采,增持着生存的质量。它们又各不相同,孕育着人的独特的智性方式,充分地激发和策动人的创造性力量,持续地指向美好精神与生活的实现。长期以来,科学作为可检验的知识之学,给人的印象是理性的,可以不断还原和实证的;而艺术的创造是瞬间领悟的方式,是直观体验、情感共鸣的方式。

ACG国际艺术教育作为艺术领域的佼佼者,一直以来秉承的教育理念就是不仅要让大家看到作品呈现,还有艺术家不断完善创作思路的完整过程。而ACG国际艺术教育也通过丰富的成果展现形式来鼓励学子在艺术领域不断创作和深耕,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给学子们表达想法和交流心得,同时秉承“匠人之心做教育,跨界思维学艺术”的办学理念,激励学生以不同形式展现自我艺术价值。而ACG的CEO张军也曾在采访中表示,ACG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如何把他们的艺术跟科学相对接,完成交叉学科共建的过程,让科技、让艺术走进每一个人。

e824b899a9014c0818465f984f3123017bf4f465

ACG国际艺术教育CEO张军

著名明星伊能静的儿子哈利2019年来到ACG学习作品集的制作,同时申请服装设计和电影两个专业,在2020年成功获得了中央圣马丁、帕森斯设计学院、纽约大学的录取offer。而在相关的采访中,伊能静表示,在儿子哈利刚开始画画的时候,曾经有老师教他画的时候,就跟他讲说草是绿色的,小白兔是白色的。当时伊能静就决定不再去该机构上课,在她看来,技巧是可以在后天慢慢培养的,然后对媒材的理解也是可以从后天去尝试的。而伊能静的想法恰恰与ACG的艺术教育想法一致,让孩子去足够的放开自己,因为艺术正好是跟我们的科学、数学相反,它是一个开放性的,各种可能的,而不是只是一个统一答案的,我们可能正好要用艺术去调整他日常有一些总有答案的,具有准确答案的东西。

d000baa1cd11728b594f860780b6e2c7c3fd2c03

伊能静接受相关采访

艺术教育不仅让人学会创造,也能够让人学会合作和交往。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会通过使用一系列视觉的、听觉的、动觉的信号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对于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参加艺术学科的集体学习过程,就是学习合作和交际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而这些素质,对学生当下的和未来的生活都极为重要。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曾谈到艺术对他影响深远,在某一次接受采访时,钱学森谈到音乐对他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音乐包含的诗情画意帮助了我的工作,让我对人生有了深刻理解,放大了我的认识,了解了未来,开拓了我的思维方法。是音乐让我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更宽一点、活一点。”而如今中国的教育愈加专注于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形成健全的人格。注重素质教育,不再将教育当成一件只看结果的事,我们更注重的是整个教育的过程。

7e3e6709c93d70cf84a20a10b296f009baa12b22

新时代的艺术教育也更加重视艺科融合的命题。传习邦认为,艺术是一个没有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答案的领域,它使得学生可以自由探索和尝试,还促人内省,让人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只有使孩子对于艺术的理解、世界的认知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学会努力、坚持、磨合与倾听,才能让日积月累形成的可贵品质帮助孩子打造一个闪光的人生。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