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2-5311
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计价方式的科学选择直接影响项目成本控制效果。当前市场主流的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两种模式各具特点,工程管理人员需根据项目特征灵活运用。
对比维度 | 清单计价法 | 定额计价法 |
---|---|---|
适用范围 | 招投标阶段、进度款支付 | 初步设计概算编制 |
价格构成 | 综合单价包含管理费利润 | 工料机消耗量标准 |
风险分担 | 工程量风险由发包方承担 | 价格波动风险双方共担 |
清单计价模式强调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特别适合工程量明确的中后期阶段。定额计价侧重反映社会平均消耗水平,在方案比选阶段具有明显优势。
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运用估算指标法,结合类似项目数据进行造价匡算。重点控制土地成本、前期规费等固定支出。
推行限额设计制度,通过价值工程分析优化方案。施工图预算编制应精确计算措施项目费,特别注意垂直运输等专项费用。
建立动态成本台账,按月进行三算对比分析。工程变更管理严格执行签证制度,确保计价依据完整可追溯。
竣工结算需重点审核工程变更资料的有效性,对照招标文件核查综合单价适用条件。材料价差调整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工期索赔费用需提供完整支撑依据。
结算争议处理建议采用分层审核法,先核对工程量再确认计价标准。对于设计变更引起的价差调整,应区分工程量增减与工作内容变化两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