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维度 | 组织过程资产 | 经验教训 |
---|---|---|
性质特征 | 标准化模板/数据库等客观资料 | 项目实践中的主观经验总结 |
应用场景 | 流程规范与数据参考 | 决策优化与风险预防 |
更新频率 | 定期系统化更新 | 项目阶段即时补充 |
在项目进度规划过程中,关键路径法的应用往往需要配合资源平衡技术。理论层面的关键路径推算基于无限资源假设,而实际执行时需考虑人力资源、设备配置等现实约束条件,这种从理想模型到现实落地的过渡正是资源平衡技术的价值所在。
当某研发项目的关键路径推算显示需要10名工程师同步作业,但实际可用资源仅为6人时,项目经理需通过资源平衡技术重新调整任务顺序,采用错峰排期或任务分解策略,在关键路径不延期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技术类型 | 适用条件 | 风险系数 |
---|---|---|
赶工 | 资源储备充足 | ★★☆ |
快速跟进 | 存在软逻辑关系 | ★★★ |
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评估项目特性:当成本预算充足且关键路径活动存在赶工空间时,优先选择赶工技术;若项目存在大量可调整的软逻辑关系,则适合采用快速跟进策略,但需同步建立风险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