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2-5311
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侧重基础识记,主要解决"有什么"和"在哪里"的问题。进入高中后,课程深度显著增加,涉及地球运动规律解析、大气环流动态模拟等抽象概念,传统记忆方法已无法满足学习需求。这正是南京高一地理辅导课程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模块 | 内容重点 | 课时分配 |
---|---|---|
知识体系建构 | 地理概念逻辑梳理 学科知识网络搭建 | 40课时 |
核心考点突破 | 地球运动计算 气候类型判定 产业区位分析 | 80课时 |
应试能力提升 | 真题解析训练 答题规范强化 | 40课时 |
采用"根-干-叶"三维教学模型:
• 知识根基:强化经纬度计算、等高线判读等基础技能
• 学科主干:梳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内在逻辑
• 应用枝叶:通过城市交通规划、产业布局等案例深化理解
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辅助教学,动态演示:
•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轨道变化
• 季风环流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迁
基础巩固期(1-40课时):
完成从初中形象思维到高中抽象思维的过渡,重点突破经纬网时空计算、地形剖面图绘制等转型难点。
能力提升期(41-120课时):
通过典型真题训练,掌握气候类型判读的"三步定位法"、产业区位分析的"四维评估模型"等解题策略。
考前冲刺期(121-160课时):
进行全真模拟训练,重点训练材料分析题的逻辑表述规范,掌握地理过程描述的标准话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