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指标 | 核心要素 | 达标特征 |
---|---|---|
教学环境 | 空间布局/设备配置/安全标准 | 人均操作空间≥2㎡,专业编程设备配置率 |
课程体系 | 知识梯度/项目实战/赛事衔接 | 每学期包含3-5个完整项目开发实践 |
师资配置 | 教育背景/行业经验/认证 | 主讲教师平均教龄≥5年,持有专业认证 |
教育空间的设计直接影响学习成效,专业编程教室应配备符合青少年人体工学的操作台,照明系统需达到300-500lx照度标准。实地考察时注意观察教学区域是否实现功能分区,常规教学区与项目实践区应有明确区隔。
优质课程体系应包含基础语法训练、逻辑思维培养、项目开发实践三大模块。重点查看教学大纲是否设置阶段性成果展示节点,例如Scratch阶段应能独立完成游戏开发,Python阶段需具备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团队需要兼具教育经验与技术背景,建议要求机构提供教师的项目开发案例。具备产业经验的教师能更好把握技术发展趋势,例如熟悉人工智能基础原理的教师,在讲解循环结构时更能结合实际应用场景。
教学成果的验证不应局限于竞赛成绩,更要关注学生作品的技术复杂度和创新性。定期举办的成果展中,观察高年级学员是否具备独立开发应用程序的能力,这是检验教学实效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