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类型 | 学习要求 | 核心能力培养 |
---|---|---|
语言A(母语级) | HL 240小时/13部作品 SL 150小时/10部作品 | 文学批评分析能力 跨文化作品解读能力 |
语言B(第二语言) | HL 240小时系统学习 SL 150小时基础训练 | 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
语言A课程聚焦文学文本深度解析,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文本解读能力。课程设置包含古希腊悲剧与现代小说的跨时空对话,要求学习者建立系统的文学批评框架。
语言B教学采用场景化教学模式,将商务沟通、学术研讨、社会议题等现实场景融入课程设计。特别设置辩论工作坊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营,强化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7-8月集中授课,采用案例教学法帮助新生构建学科思维框架,重点突破文学分析基础方法论。
9月至次年5月周末授课,设置实时答疑系统,配套自主研发的文学数据库和语言训练平台。
次年1-5月开设模考特训营,提供近十年真题精讲和个性化薄弱环节提升方案。
采用三维评估体系:每月进行学习进度诊断,每季度开展模拟学术研讨,每学期末组织跨校区联考。建立学员成长档案,跟踪记录从词汇量增长到学术写作能力的多维发展数据。
师资团队由IB认证考官领衔,所有教师均具备五年以上国际课程教学经验。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