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学项目立足云南特有生态资源,将学科知识融入实地考察。通过野象行为观测、热带植物研究、普洱茶制作等实践环节,构建跨学科知识网络。课程设计遵循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着重培养观察记录、团队协作、问题解决三大核心能力。
模块 | 学科融合 | 能力培养 | 实践基地 |
---|---|---|---|
生态观测 | 生物/地理 | 科学探究 | 野象谷保护区 |
非遗传承 | 历史/美术 | 文化理解 | 曼掌村 |
天文探索 | 物理/数学 | 空间思维 | 云南天文台 |
在云南省天文台建立基础宇宙观,通过专业望远镜观测天体运行。转场西双版纳后,开展为期三天的雨林生态系统调研,记录不少于20种特有植物形态特征,制作生物图鉴手册。
在哈尼族村寨学习传统织布技艺,完成傣族贝叶经刻制实践。参与采茶制茶全流程,了解普洱茶发酵原理。晚间进行民族歌舞学习,掌握象脚鼓基本演奏技法。
开展雨林定向穿越挑战,学习野外生存技能。进行创意沙雕制作与水果拼盘设计,培养空间构图能力。最终完成研学报告并做课题答辩,专家团队现场评分指导。
每日课程包含3个知识模块:上午进行实地考察与数据采集,下午开展实践操作与成果制作,晚间组织学术研讨与经验分享。重要科考点配置专业讲解员,关键操作环节设置安全监督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