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解析
教学资源保障体系
由具备十五年企业级项目经验的专家组成教研组,定期参与华为、阿里等企业的技术交流。教学团队实施分级考核制度,每位讲师需完成每年200+课时的企业内训服务才能获得授课资格。
- 课后辅导采用双师制:技术讲师负责代码审查与架构优化,职业导师进行职业素养培养
- 自主研发Atstudy智能平台记录学员300+个学习行为数据点
- 每周四晚开设技术专题直播,解决企业实际案例中的技术难点
项目实战训练模块
课程设置包含金融、电商、物联网三大领域的实战项目,要求学员在培训期间完成:
- 银行核心系统压力测试方案设计
- 高并发电商平台自动化测试框架搭建
- 智能硬件设备兼容性测试全流程实施
项目评审标准参照ISO/IEC 29119国际软件测试标准,采用企业真实需求文档和测试用例模板。
职业发展支持系统
保障机制
与长三角地区127家软件企业建立人才输送通道,每月举办专场双选会。数据实时公示系统可查询最近三年学员入职企业名录。
技能提升计划
毕业后三年内可免费参加新技术专题研讨会,包括但不限于AI测试、区块链测试等前沿领域技术实践课程。
教学成果可视化
考核维度 | 监测频率 | 改进措施 |
---|---|---|
代码规范符合度 | 每日分析 | 个性化代码审查报告 |
缺陷发现率 | 项目阶段评估 | 测试思维专项训练 |